访谈专题

2019-09-17

【原宇玲】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年少时,她手捧书卷,神色淡然,安坐于一方书桌前;工作后,她手握笔杆,胸有成竹,带领一方人马披荆斩棘。从少女时期的青涩温婉,到如今的老练成熟,在原宇玲的身上,始终不变的是对理想的执着地追求和对生活的质朴地热爱。若用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来说,便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水到渠成获“徐奖”

 

若问北理学子在校期间最想获得的奖项是什么,大概一多半的学生的答案都是“徐特立奖学金”吧。作为北理最高奖项的徐特立奖,北理学子在入学之初都曾以获得该奖为大学四年的目标之一。含金量如此高的奖项,原宇玲获得过两次,一次在读本科期间,一次在读研究生期间。但是当谈论起获得徐特立奖学金时的心情和感受时,原宇玲却说只是淡淡的欣喜。这种获奖后的淡然心情也许与她从小到大的优秀有着偌大的关系。

 

从小到大,原宇玲就是同学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她上的是最好的初中,因为成绩优异被老师选去参加奥赛班的培训,基本上一直都是第一名。优异的成绩让原宇玲对自己的高考满怀信心,虽然高考成绩在别人看来依然很高,但对她来说却算是发挥失常了。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成长路上遭遇了挫折而从此一蹶不振,但原宇玲显然不是如此,她报考了当年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1990年,原宇玲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成为了的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

 

俗语有“酒香不怕巷子深”,当一个人足够优秀的时候,环境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他还是会发光发热的。原宇玲在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后仍旧非常努力,从来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当时大家都很努力,自习室每天都要抢位子,你不努力是不行的,而且那个年代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大多都是读书。”原宇玲回忆道。足够的聪明加上足够的努力,让原宇玲在大学期间拿到过许多奖项,所以当拿到徐特立奖学金的时候她才会那样的淡然处之,这个奖学金的到来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

 

脚踏实地勇追梦

 

现代社会无疑是浮躁的,有太多的报刊、新闻都会批判年轻人太浮躁,频繁的换工作,对这些人来说,原宇玲的工作经历简直是不可思议:从毕业到现在的20年时间里,她只在一家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过。当被问及会不会觉得厌烦时,原宇玲显得非常惊讶:“从来没有过,因为我一直在尝试在不同的部门工作,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多,我很喜欢现在的公司以及同事。”虽然在一家公司工作,但这些年原宇玲却换过不同的岗位:从最初的技术部门到人事部门,再到保险业务部门、客户服务等,最终她为公司组建了一支全新的团队,成为了电子商务中心的总经理。无论是否与专业相连,她始终都保持着极强的上进心与好奇心,静下心去学习,丰富自己,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做过技术、业务、客户服务、优化等各种类型的工作,有了经验的积累,原宇玲也是这样“水到渠成”的被任命为总经理,组建电子商务部,开始自己全新的职业之旅。

 

工作的20年时间里她也未曾换过公司。对很多人来说这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她却做到了,因为她相信做事要脚踏实地才可以,不要看说了多少,要看做了多少,凭实力说话。

 

持严谨之风,传递“正能量”

 

无论是学生时期的同学老师,亦或是工作时的同事上司,对原宇玲的印象都是严以律己,充满正能量。大学时期,原宇玲多次担任学科课代表、班级团支书,无私的为同学们服务。她总认为生活中就应该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是以同学们对她的评价都非常高。工作后她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以严谨之风对待工作,以温和之风对待同事,她说自己一路走来都非常顺利 ,并无大的挫折、波折,所以时常保持乐观之心,将正能量带给身边的人。

 

当提起徐特立老院长时,原宇玲露出敬佩之色:“我非常敬佩徐老,老一代的革命家是有自己的理想追求的,他们是真正的在教育上开疆扩土的一代人,值得我们钦佩、敬仰。”北理的学风是严谨朴实的,它能给很多青年人以启迪。严谨、朴实,不仅是学术上的要求和追求,也是步入社会后在工作上的要求。

 

 

   “优秀是有惯性的。”当一个人习惯优秀的时候,她有很大的可能会继续优秀下去。单看外表,原宇玲是温柔坚定的,但是心中却大有丘壑在,她会一直淡然处世、乐观做人,也会一直优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