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穴居了一只猛虎,虎穴之外,蔷薇丛生。猛虎的魄力与蔷薇的温柔和谐一体,既有雄心壮志,又有侠骨柔情,生活充满着矛盾、充满着无限可能。叶龙浩学长的生活也是这样,体验了许多的可能,在心中兼容猛虎与蔷薇。
兼容并蓄
叶龙浩学长,北京理工大学2006级化工与环境学院本科生,于2009年获得徐特立奖学金,现在就职于腾讯公司。
学长本科学的是工程,研究生从事规划学的研究,参加工作之后做过咨询,现在主要从事互联网行业相关的工作。随着兴趣不断被发掘,虽然不同的领域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但是在兴趣的引领下,学长体验了比别人更多的可能。
爱折腾的特质,在叶龙浩学长的大学阶段即显现出来。除了常常摘得年级第一名的桂冠之外,学长在本科阶段即加入课题组,也曾经申请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跟随老师做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学术研究的启蒙者,是他研究生阶段导师的学生郁亚娟老师。“郁亚娟老师可以算是我的师姐,从学习到学术这条路,是她带我走的。导师和老师不同,老师只是教授基础知识,而导师会带你去真正认识这个领域,带你参加相对有影响力的论坛和会议,告诉你什么事情是值得做的,对你未来人生的方向、学术的方向有一些指导。”大四的时候,学长跟着导师参加了许多与环境相关的会议,也发表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会议论文,为他研究生阶段的科研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愿意尝试不一样的生活,使得叶龙浩学长从本科阶段就拥有比别人更加丰富的经历。“所处阶段不同感受不太一样,我很庆幸本科阶段是在北理,能有一些精力在保持正常学业的同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大学本来就是探索的过程,通过大学四年探索一条自己喜欢的路。感谢北理给了我这样一个土壤,让我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脱离了高考这样一个单一的目标,参加的活动多是兴趣爱好指引,比如打网球、玩轮滑等等。除了社团活动,我还参加了外联部,全国各地拉赞助,还是比较好玩的。”
探索可能
保送到北京大学学习规划学,学长将本科的环境理论与规划结合,做了许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当时我和几个爱环境的同学一起创建了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研究生时,我们社团会去一些偏远的地方,帮他们做一些规划,如果可以,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他们与环保部宣教司合作,将有机茶叶、农作物等等在大型会议上宣传出来,更好地让公众认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做这些事情以兴趣为主,也有一些自己的小志向。很多时候做这些事情不能够靠一己之力完成,路还很长,需要一届一届地传承下去,希望接下来的同学能够完成我们的愿望。”
与本科阶段不同的是,研究生阶段不能仅仅是兴趣导向,更多的是探索未来想要做什么。学长说,“知识只是一方面的储备,不能当成一个枷锁。你的专业,包括你的知识,只是你这个阶段的所学。你收获的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你不从事这个领域,就会很容易淡忘,但是积累的经验、你的人脉是可以受用并收益到其它地方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是学长能够胜任这么多领域的工作的原因之一吧。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长在咨询公司做的是战略咨询的工作,在腾讯也是做具体业务的战略规划。从一个专业到另一个专业的转型过程,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相对比较挣扎的过程就是转型的过程。毕竟是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跨度,虽然所处的行业都对专业没有什么限制,但是综合能力还是有专业技能的加成的。每个阶段都不太一样,有些时候有目标在,有目标指引你做一些改变。到后期,综合了以前的喜爱,包括可以和其他人一起探讨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在合适的时机下就能够顺利一些实现转型。”
余光中说,“完美的人生应该兼有猛虎和蔷薇两种境界,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复杂也能纯真。”学长的身上,拥有着不同的特质。追求但不苛求,猛虎呼啸,蔷薇依旧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