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题

2019-09-06

【徐凯】把握机会,匠心独运

  徐凯,2010年9月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4年9月保送至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金融数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16年8月进入金融央企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研究。

 

  

不负期望,砥砺前行

 

  从2013年12月份获得徐特立奖学金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年了,但徐奖对徐凯的影响却依然清晰深刻。刚刚入学的时候,徐特立老院长的教育思想就给徐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的他并没与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获得这份最高荣誉。2013年徐特立奖学金评定时,因为几年来优异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以及学生工作方面贡献,学院推选徐凯为学院候选人。现在回想起来,徐凯觉得自己当时非常幸运,承蒙学院领导的厚爱成为学院的代表参与这份校级最高荣誉的竞争,然而这其实与他几年间严谨踏实,兢兢业业的求学态度密不可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学院仅有的候选人,他当之无愧。

 

  在得知自己成功地获得了奖学金后,徐凯非常激动,他非常感激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的厚爱和同学们的支持,虽然这并不是徐凯获得的第一个奖学金,但它却比其他奖学金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这是母校的最高荣誉,能够获得这份殊荣,徐凯知道自己必须要让今后的表现对得起这份荣誉,获奖的惊喜转化为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徐凯希望自己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希望母校如果哪天想起自己也不后悔曾经把这项荣誉授予自己。

 

严谨治学

 

  作为一名数学系的学生,徐凯有着缜密的逻辑与严谨的思维,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得益于他的数学分析课程的授课教师——申大维教授。申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老师,为了督促他的学生们学习,申老师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月考。月考的题目并不简单,有时候连及格都很困难,但这样的制度却成功的帮助了学生们扎实数学分析的基础,为大家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时的课堂上,申老师也经常督导他的学生们要有缜密的逻辑,并强调得出结论一定要严谨,这些影响贯穿了徐凯的一生,帮助他养成了严谨思考的好习惯。

 

  徐凯认为北理工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本科期间,他把自己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专业课的学习中,并且谨遵老师的教诲,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并且数学专业严密的逻辑推导让他养成了在科研和生活的各方面都认真谨慎的思维习惯。这种严谨的精神正是徐特立老院长作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直以来提倡的教育思想,徐凯对这种思想的理解是: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不浮于形式,踏实认真,严谨务实,一丝不苟,与时俱进,他认为这是徐特立老院长希望所有北理工学子一直铭记于心的。

 

匠心精神

 

  除了践行徐特立老院长的精神思想,徐凯认为一种远离浮躁的匠心精神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因为作为一名学生,首先要想清楚的是自己想要什么,明确后才能沉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热爱的领域。在此基础上,还要保持着严谨务实的心态,因为浮躁的心绪难成大事,必须专注务实才能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这是徐特立老院长精神和教育思想的延伸部分。校园生活只是一维的,但工作大多是多维的,徐凯在工作之后对于徐特立老院长的教育思想也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虽然工作和在校学习差异非常大,但这种匠心精神却是一致的,徐凯在工作中依然践行着徐特立老院长的精神和思想,沉下心来,远离浮躁,努力培养一种匠心精神。

 

  北理工是传统的理工科院校,具有理工科学科般严谨务实的治学理念,同时北理工精神是务实、严谨、不浮夸,这是当代中国大学中难能可贵的品质。徐凯认为,在中国众多的重点大学中,北理工并不是一个高调的存在,提到北理工,更多人的反应会是一个低调甚至朴实无华的高校,但是提到学校的实力,尤其是在军工方面,北理工无疑是佼佼者。在徐凯眼中,低调只是表象,实际则体现的是母校不浮夸、不张扬、靠实力说话的严谨务实的精神。

 

致母校

 

  母校是每个学子一生的印记,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以身为北理人而自豪。离开母校以后,您的一举一动无不让我们牵挂,母校的荣誉就是我们的荣誉,也希望我们的成就能为母校增光添彩。最后,希望母校蒸蒸日上,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