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学长,微积分满分,常年专业第一,参加过很多课外活动,比如机械设计大赛,智能车大赛,创新大赛,还拿过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四年基本都没闲下来。
他在宣传部,团委,科协工作过,研究生阶段还担任机械系学生会主席,做过体育部副部长。
他还喜欢摄影,曾经在半夜时爬到北京的山顶,拍下了北京壮烈的日出。
并且,同许多的学霸一样,这位学长也十分喜欢体育锻炼,热爱打篮球和健身。
那么他是谁?他就是我们的徐奖大佬,09级机械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学长,吴谦。目前在清华读博的他,谈到过去的经历,觉得自己利用好了本科的时光,没有浪费,时间过得很有意义。那么其中又有什么好玩有趣印象深刻的事呢?
他想了想,讲到了之前数学建模时的趣事:当时的他,和自动化系及车辆工程的好朋友一起参加这次建模,但是三个人之前都没接触过数学建模,一头雾水,要搜索一些方法,搞清楚怎么回事儿,并且有三天的时间限制,所以时间特别紧特别辛苦,一个人负责建模,一个人负责编程,一个人负责英文写作,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虽然确实很累,但是学长却认为那段时光很开心:“在晚上会买很多东西,随便吃,并且大家会相互鼓励,一起做好一件事,合作的过程很快乐。最后做出来的模型能完整地反应了一个问题,有一定逻辑和思想。虽然以现在的角度略显粗糙,但很有意义。”在仅仅三天的时间里,把一个之前毫未接触过的东西做的有模有样,甚至还拿了奖,足见学长的优秀和过人之处。
同样印象深刻的,还有之前去北京中轴线的山上摄影的事。当时的他们为了拍日出,半夜从山脚的酒店,戴上头顶类似于矿灯的装备,准备出发。学长说:“当时晚上很黑,山也很高,有一点危险。但是山上空气很干净,一边爬一边能看见星星。我们爬到山顶后,正对着长安街,等着太阳慢慢升起来,那一刻,才发现,北京原来这么美。”
后面,当我们谈到老师给予的建议时,学长说,导员一直以来都特别关心他们,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导员。去清华时,有班主任李欣老师推荐,指了很多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清华读了博。以前在机械赛时也有一个老师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建议,在清华读博回北理工探望时老师也经常请吃饭,是一个很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那么学长获得徐奖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他说,当时感到很意外很幸运,因为北理工那么多人,就偏偏落到了自己头上。同时,也感谢自己勇敢做尝试,去拼了一下。获得徐奖之后,对自己最大的激励,应该就是凡事都要试一试,只要努力去做,总有可能发生,通过努力,看着不可能的事还是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学长的发言,也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总有人要赢,那为什么不是我?”
最后,我们问及了学长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和对专业的认识和看法。学长说,机械不完全是机床,轴承,也有微纳制造,也有很多小型的机械设备。从本科生到后面研究生博士生的阶段,是一个从大漏斗到小路径的过程。所以学弟学妹们要在本科时打好基础,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本科的阶段是相对轻松的,可以多做做课外活动,和别人打打交道,勇敢尝试一些东西,万一一不小心就“赢了”呢?希望到后来的时候,回想起这个阶段,有很多可以怀念的,美好的事。
作为一个北理人,学长心中的北理工精神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他说,“德以明理”,要树立好徐特立老院长的教育精神,有自己一定的道德标准;“学以精工”,要真正做好一件事,钻研进去,才能是社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