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极不平凡的昨天走来,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奔去。从学生到“学生”,本着对自己全身心负责的态度,务实做事,明德树人,不断前行。
于满,2006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学业成绩方面,专业综合排名第二,科研方面,本科期间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学生工作方面,担任学校的共产主义学习实践总部的会长,担任学院的共学会会长,年级的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
务实做事,明德树人
徐老重要的教育理念“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工作的承诺。于满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校工作,在学生工作中一直贯彻着徐老这种实事求是,务实的精神。首先,自己在做每件事情之前会思考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目标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简单的因为要做所以要做。其次,会考虑学校下达的工作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直接交给学生做,他们能得到什么,如果自己先进行加工合并,结合原有工作,得到的效益会不会更大。做每份工作之前都会进行这样的详细思考,用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学生工作,让工作活动对学生有帮助,对自己有意义。
校训石上的八个字“德以明理,学以精工”,是学校对学生的殷殷期盼,精工治学,明德树人。教育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为学生辅导员,一个人面对二百多个学生,于满深知自己的责任之大。她时刻践行着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自己,先把自己做好,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和正向的引导,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踏实地,军工魂
谈到学校对自己的影响,于满觉得是一种严谨踏实的学风氛围。我们的学生不论是平时走在校园里还是上课,都给人一种很沉淀很务实的感觉。进入北理之后,不论是前三年的纯学习过程,还是大四和研究生阶段这种学习与工作参半的过程,学风氛围都在无形中影响自己做事一定要务实。
最初,于满对北理工精神的理解更多是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现在对她来说体会更深的,是延安根,军工魂。从延安根的角度说,在上学和工作期间,自己经常会到延安的校史馆学习交流,从自身做起学习,继承,并发扬那种在困难中,独立顽强的撑起一片天地的延安精神。对军工魂的理解更多是现在到了机电学院当辅导员,在机电学院这个传统军工特色学科氛围浓郁的学院,自己也通过兵器精神,强国兵器大讲堂等接触到了相关工作,接触之后发现学院的这种军工魂,深刻在每一个老师,领导干部,学院学生的心里,大家一说军工魂就能想到自己是军工人,以后是要献身国防的,要为国家的军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军工魂也对于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年奥运,任重道远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国庆阅兵的时候,于满参与了志愿者的活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学校派出了大量的志愿者。那时自己作为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个,就好比一个水滴,只是做好分内的工作,为奥运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9年国庆阅兵的时候,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志愿经历。学校只选派了包括于满在内的十六个人去国际阅兵广场,前期主要负责广场上万名中小学生的餐饮配送,24小时住在新发地,24小时工作,任务艰巨。如果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可能会导致中小学生在广场排练期间没有饭吃,如果出现了什么混乱,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大型事故。后期主要是在国旗旁边做现场的秩序维护。承担这种真刀真枪,扔棒子扛大旗的工作,心理上压力非常大,但自己也受益匪浅,体验了不同身份的转换,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自己协调管理,抗压的能力,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2006年9月,作为一名大一新生第一次迈进北理工的校门,2013年正式入职北理工工作,如今已工作满五个年头。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担任教工之后的诸多工作,无一有半点懈怠。带着对母校的感恩,带着对工作的热情,努力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