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题

2019-09-03

【李勇量】征实则效存

“我们的测试数据绝不会因为哪个人说了一句什么话,或者因为一桩生意而修改”,这是李勇量学长的工作态度,也是对“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北理工精神的诠释。这位获得“全国三好学生”荣誉的北理学长,拥有着值得我们倾听的北理故事。

 

                                                 

 

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幸福感

 

李勇量学长,1995级光电工程系本科生、1999级光学工程博士生,于1997年获得徐特立奖学金、1998年获得徐特立奖学金特等奖,现就职于Analog Devices Inc.公司。

 

能在同一个学制下获得两次徐特立奖学金,甚至获得常年空缺的特等奖,实属不易。谈起“获奖秘籍”,学长认为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本科期间四年八个学期我们集群的第一都是我,大一大二时担任班长,大三担任系学生会主席一职。”他的话轻描淡写,仿佛学生工作是如同1+1一样简单的事情,但是做过学生工作的人都会知道其中的繁琐。其实能够平衡学生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什么诀窍,唯有付出加倍的努力而已。

 

对于学习的态度,学长的看法与众不同:“我认为,上学是一种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工作。获得徐特立奖学金,是学校对你目前所做的工作——学习的一种肯定。”将学习当作工作一样重视,还源于老师对学长的影响。“博士时候的导师倪国强教授,治学特别严谨,一直在工作。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稻盛和夫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身为日本的“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曾言,“如果你拼命做眼前的工作,但总见不到成果,见不到进展。我只能劝你们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大的努力,如果努力达到这种程度,你或者会获得灵感,就像神给你的礼物一样。”其实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认真工作所收获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是与修行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无差异的,而修行的决心取决于自身,“神”是需要自己召唤来的。

 

业精于勤,正是由于这种对待学习重视的态度,学长才能成为学习生涯中的佼佼者,获得“全国三好学生”的荣誉。学长也将全身心投入的态度带到了以后的工作上,由于在本职工作外的突出贡献,他一年获得了四次公司的“Spot award”奖励。

 

学习需要一直在路上

 

荀子曾言:学不可以已。学习贯穿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过程中,学长也一直在践行此言。拿到徐特立奖学金之后,学长并没有挥霍这一笔肯定他刻苦学习的财富,而是将两年的徐特立奖学金都攒起来,在电脑日益普及的年代买了一台电脑。“当时电脑的普及程度大概就是一个宿舍六个人能有一台电脑,如果能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就可以在放假回家的时候用自己的电脑学习盲打、编程,后来也慢慢在电脑上画电路板。”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学长“无处不学习”的心态也使得他提前了解了电脑的硬件。“我特别喜欢玩电脑的硬件,经常拆了又组装,还到处免费帮同学修电脑。有一次我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到同学家修电脑,当时应该是升级时候出的问题,我就把芯片拔出来,去中发买了个新的芯片,在实验室的编程器上编好,又插回去,这个电脑就好了。”都说人生如棋,深谋远虑者胜,这些经历使得后来学长在芯片行业中工作得更加得心应手。好奇、好学、好心,学长是当之无愧的“三好学生”。

 

学而时习之,对于知识的迁移,学长认为知识是触类旁通的,要学会寻找内在规律。“我一开始在这个公司工作的时候做的是视频芯片支持之类的工作,后来由于公司战略调整转到了高速ADC/DAC,但是你会发现用的知识都很类似。我到现在桌子上还摆着一本《信号与系统》。处理通讯信号,就要用到信号处理,当时学的信号与系统是十分有用的。知识的融会贯通,是这个搜索即得知识的时代所无法代替的。”学长如是说道。

 

对于我们都觉得“鸡肋”的课程,学长也有自己的一番见地,“当时学机械制图,可能大家都觉得没有用,但工作以后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在训练一些技能。比如机械制图中有一个规则是不能做封闭标注,这能在visio做方位图或结构图中用到,规范作图才能显得图很专业。知识点是需要记在心里的,是需要温故知新的。”

 

身处跨国企业,语言问题是一道跨不过的坎。直到现在,学长也在不断地进行英语学习。“工作以后,英语的强度要求是不一样的。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技术讨论会等等,不仅要听懂,还要知道技术原理,这就增加了难度。电话会议要简洁地表达意思,这就要求更高。包括到现在,我也在学习,需要不断地去努力。”生有涯而知无涯的道理,不言而喻。

 

将测试数据写在说明书上

 

“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这是徐特立老院长在学长心中铭刻下的印迹,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学长都传承了这种精神。“上学的时候,踏踏实实地学习,不管取得什么成绩,都不要骄傲,这是‘不自以为是’。我现在的工作,与‘实事求是’更为相关。”

 

学长现在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测试芯片的性能。学长介绍,产品能不能达到设计目标或者超过设计目标多少,都是由芯片测试来决定的。“我们的数据决定我们芯片的性能,这要写到我们的产品说明书中。我们测得什么数据,就会标注我们的产品性能是怎么样的。这项工作,绝对不会因为哪个人说了一句什么话,或者说因为一桩生意、因为客户提出的要求而修改测试数据或直接修改极限能力。数据说话,不因为主观而更改,这是坚守的底线。我们会想其它办法弥补芯片性能的不足,但是我们不会修改我们所测得的性能指标,这就相当于要实事求是。测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包括ADI这个公司,产品就是以质量和性能取胜。”人之所助在信,在急功近利的时代,能够直接“将测试数据写在说明书上”的团队已然不多见,然而“实事求是”却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立身之本。正如学长所说,“‘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徐特立老院长的这句话,会影响一生。”

 

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愿北理学子不辜负学长希望我们能够“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工作”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