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题

2019-09-02

【王成彦】用梦想和坚持铸就传奇

王成彦,我校2008级生命学院校友。1989年生于安吉县梅溪镇,一位土生土长的安吉小伙,曾是家乡人眼里的“聪明孩子”。2012年,成为北京大学博士生,不仅荣获了北大校长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而且,他的创新创业项目也频受好评,即将开始造福患者。2016年,王成彦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在心血管影像领域开始了更广阔、更深入的科研探索,成为同伴眼里的“传奇”。

 

 

从最初大学志愿的选择到就业方向的确定,从对大学生活的追忆到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坚持……王成彦对母校怀有至深情怀和无比眷恋,是北理人那种朴实谦卑和自强奋进。

 

从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参加数学竞赛,获安吉县一等奖,随后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每年都有所斩获,并一直延续到初中毕业,王成彦一直保持着坚忍、上进的精神和信念。高考结束后,他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专业是并不热门的生物医学工程。他说自己对这个感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他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大学期间,王成彦延续了对于数学和物理的喜爱。在大二半年时间内就接连收获了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也因此连年获得学校的校长奖学金和一等奖学金。本科二年级,王成彦渐渐接触了一些科研项目。他与几名同学组队参加了由深圳迈瑞医疗公司主办的“迈瑞杯医疗仪器创新设计大赛”,设计的生命体征监护仪操作系统获得了全校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在全国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而他本人也是唯一一个以本科生身份参加比赛的队员。

 

本科三年级后,王成彦进入了实验室工作和学习,在成功申请到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后,他每天乐此不疲地投身到了研究当中。也因此正式走上了科研这条道路。

 

2012年,王成彦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多学科交叉的平台上取得了更多的成果。在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个临床科室的长期合作过程中,王成彦充分体会到了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重要性。他提出的一种运用于下肢缺血患者的氧代谢测量方法,受到了北大医院介入科和糖尿病中心的一致好评,这种新方法有可能替代传统的有创检测方法,成为更加高效和准确的评价手段,并有望在今后的临床诊断、运动医学以及康复医学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肾脏磁共振成像领域,王成彦在目前传统的结构成像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为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等常见肾病提供了新的评价方式,目前相关研究已提交国家发明专利申请3项在学校的鼓励下,王成彦还积极参与了创业活动,辗转于全国各地开展路演。他的人工智能诊断创业项目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大力赞赏。

 

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一个“传奇”,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传奇”是梦想和坚持铸造的。在北理实验室通宵达旦的学习、睡在实验室是经常性的。一次,熬夜太晚,从实验室出来已是凌晨,一不留神,他从楼梯摔下来造成骨折,住了两个多月的医院。他说,那段时间,是老师、同学的悉心照料,陪伴他走过了灰暗的时光,也正是北理人这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无私氛围让他有了坚持的勇气和动力。在每一步前行的路途上都会有风雨,他说,博士的开题就是一个锤炼、磨合的痛苦过程,但凡事只要坚持下来了,走过最艰难的时期,一切就都好的。

 

谈到北理给他的影响,他说:“踏实做事的风格、开放研究的精神”是母校给他最宝贵的财富。在校学习期间,校院领导在实验室方面的大力支持、辅导员全身心的正确引导、团队的合作共进,让他受益匪浅。2010年拿到徐特立奖学金后,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用于自己大学生创新项目虚拟手术设备的添置、买书等,对他帮助非常大,他笑着说:“我真的挺感谢北理的。”

 

2019年,王成彦就要回国,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他说,可能受父亲是老师的影响,也可能是自己导师的引导,当一名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需要的人,帮助他们进步,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件事。他还寄语学弟学妹:“能来北理,已经证明你们很优秀,北理有着非常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你们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知道自己所长,北理是一个很开放的平台,在这里,大家一定会实现梦想!”。

 

王成彦的座右铭是“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理想和坚持是一艘孤舟上的舵盘,让漂泊的人在大海上找到航向和归属。在追梦的旅途上,祝愿王成彦再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