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题

2019-09-02

【钟再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简介:钟再敏,1991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2000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汽车工程师学会理事、新能源汽车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驱动控制技术,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干净整洁,专注睿智,沉稳干练,这是钟再敏留给志愿者的第一印象。面对镜头,谦和沉稳,他和志愿者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大学生活:善于管理时间

 

谈到拖延症的问题,钟再敏坦言他没有这个困扰,只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他如是说道:“当时的大学校园和现在相比真的是安静很多,所以人比较专注,生活主题很清晰。”在学习上,一方面,关于时间管理,他认为如果生活的主题清晰,其他事情轻重缓急一目了然。中关村校区1号楼的大教室就是他最常去的自习教室,每天晚上他都会先列一个有五六项任务的清单,把比较有难度的项目放在前面,后续的项目便会迎刃而解了。另一方面,周围人的刻苦努力也时刻激励着他。钟再敏说道:“当时很多同学、学长十分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就让我加倍努力,见贤思齐。”谈到徐特立奖学金,他感慨到:“前段时间回到北理校园,看到了张贴在展览版的获得徐奖的学弟学妹的资历介绍,觉得学弟学妹们都十分优秀,很多已经在SCI一区发表高水平论文。”他谦虚地说:“按照现在的标准,过去的自己就很普通。之所以能获得徐奖还是在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上有一些成果。”当时的他可以选择社会捐助奖学金和徐特立奖学金,虽然社会奖学金奖金更多,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徐奖,他认为徐特立这三个字更有内涵,更有意义。他又笑着说道:“很多年前自己获得的其他奖状都不小心遗失了,只有徐特立奖的奖章依然保存着。”对钟再敏来说,徐特立奖学金背后是徐特立老院长无私奉献、身正为师的大师风范,时刻激励着自己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母校:大学给予了很多机会

从18岁考入北理,到博士毕业。这八年半的时光里,“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钟再敏。“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一直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当你工作后,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恪守这一点更难能可贵。”除此之外,钟再敏还提到了他读本科生时,北理工为高年级本科生配备导师的优异生制度。钟再敏的导师是车院教授项昌乐。他说:“当时做不了太多,主要是做基础性工作制图和实验的辅助工作。但是即使是基础性的工作也带给我很多收获。”1996年,钟再敏留学德国。提起这段经历,他感慨道:“真是满把辛酸泪。出国的时候是90年代,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信息对称与现在相差很多,生活上和认识观念上挑战巨大,所以特别有感国家这三十年发展速度。我在德国的导师是欧洲多体动力学一个流派的嫡传弟子。虽然时间短,学习不够深入,但是和大师近距离的接触开阔了学术上的视野,受益很多。”

 

师恩难忘:北理工的教师形象一直鲜活

 

“学习是抽象的,而老师是具象和生动的。我现在以教师为业,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当年教过我的老师的影响。”钟再敏讲述了许多教授带给他的影响。教工程制图的陈教授十分严谨,对制图质量严格要求,他认为这份对待学业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他的影响无法抹去。“教授高数的史老师,上课把课本一放,基本上一节课不翻教材,就在黑板上写一节课的板书。当时车院的郑慕侨等三大教授,对于我来说就是学术上的高山仰止。”钟再敏提到了他和项昌乐教授的小故事。“当年他交给了我一份辅助教学的大作业整理工作,我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地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完成,自认为非常满意了,但是项老师拿到后,从头至尾又详细地修改了一遍。”这样的严格要求让自己受益终生。

 

“所谓大学者,非所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灯塔般的存在,他们不刻意地照亮其他人,但每一个经过他们身边的人都会更加有方向感。一座座灯塔聚集在一起照亮了一所大学,形成一所大学鲜明的特色和传承。

 

寄语:两个维度思考问题

 

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钟再敏分享了他关于学习与成长的一点感悟。他认为,虽然时代在变化,不能用30年前的经验教训去约束现在学生的思想,但是,在考虑问题时,有两个维度很重要。第一点是空间维度。比如出国求学以开阔眼界,广交朋友以丰富阅历等等。不要仅仅局限于静态的知识获取,很多事情是需要亲身实践才会感悟更深。第二点是时间维度。看待人或事应该充分考虑时间因素,不能停留在一个静态时间点上。更不要忽略时间本身的积累价值。学生时代看起来时间充裕,现在做的每一件事可能附加着后来30年甚至更多年的强化。“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一年内能完成的任务,而低估了十年日积月累的成果。”

 

当谈及对母校的期望和祝福时,钟再敏真诚地说道:“将要80年校庆,北理工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祝愿母校80岁生日快乐,也希望我们的北理工能够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鲜明的学术和人才培养特色,广育英才!”

 

愿北理工广大校友,常回母校看看!